课程风采:我和秋天有个“蟹”逅
“秋风起,蟹脚痒;菊花开,闻蟹来。”每到金秋十月,便到了我们南方吃蟹的好季节。一天,心心带了一只螃蟹来园,孩子们都十分好奇和兴奋,除了口味是我们所喜爱的,螃蟹还有什么秘密呢?追随幼儿已有经验与兴趣聚焦,盛岸实验幼儿园盛二中一班开启了一场关于螃蟹的“探秘之旅”……
1.探秘螃蟹
《指南》中指出“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、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”。活动开始,幼儿就把螃蟹带来了幼儿园,在看看、摸摸、对比中,了解螃蟹的外形和特点。
你的螃蟹怎么和我的不一样呢?
螃蟹到底有几条腿呢?
一起跟随老师进入知识小讲堂吧~
(1)螃蟹的身体结构
一般的螃蟹都有两个大钳子和八条腿。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,头胸部上有壳,腹部有肚脐。
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螃蟹的脚吧!
(2)螃蟹公母的辨别
我知道肚脐圆圆的是母蟹。
我知道肚脐尖尖的是公蟹。
(3)螃蟹有哪些种类?
我知道腿上有毛的是大闸蟹!
我吃过那种大钳子很硬,要妈妈用菜刀敲破的螃蟹。
大闸蟹
成成说:“大闸蟹的大钳子有厚厚的毛。”
梭子蟹
悦悦说:“我吃过这种两头尖尖的螃蟹,妈妈告诉我它叫梭子蟹。”
青蟹
明明说:“这种壳子是青色的叫青蟹!”
寄居蟹
鑫鑫说:“这种身上和蜗牛一样背着壳的是寄居蟹。”
常见的螃蟹种类有大闸蟹、梭子蟹、青蟹等等,不同的螃蟹有不同的外形特点。
(4)螃蟹疑惑多?
观察到了螃蟹的外形、种类,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?
它为什么会吐泡泡?
为什么横着走呢?
它们是吃什么长大的呢?
它们都是生活在海里吗?
《指南》要求教师与幼儿“通过拍照、画图等方式保存和积累有趣的探究与发现”。于是,根据探秘中的一系列问题,我们共同将其进行梳理并制作调查表,帮助幼儿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与解惑中记录发现。
翻翻螃蟹绘本
我的发现
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视频、读绘本、做调查表等等,我们知道了螃蟹吐泡泡是为了呼吸;螃蟹是因为身体构造只能横着走;不是所有的螃蟹都生活在海里……
2.玩转螃蟹
《指南》中指出“开展丰富多样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”,螃蟹最有趣的特点就是横着走啦,一起跟着螃蟹玩有趣的游戏吧~
螃蟹运球来咯
螃蟹赛跑
咱们让螃蟹来比赛跑步吧!
好呀,肯定我的螃蟹得第一!
螃蟹赛跑、螃蟹运球,幼儿通过近距离的接触,在观察、模仿中发现;在游戏中体验。
3.品味螃蟹
螃蟹除了玩,最重要的就是吃了!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了,快一起来品尝美味的螃蟹吧!
妈妈告诉我蟹胃不可以吃。
我知道螃蟹的肠子不能吃。
螃蟹也太好吃了吧!在品味螃蟹的过程中,小朋友们不仅吃到了美味的螃蟹,还学到了好多小知识呢!
4.创意蟹壳
《指南》艺术领域指出: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、工具、物品,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、手工等艺术活动。吃完螃蟹,幼儿对螃蟹还意犹未尽,我们一起画一画、做一做吧!
希希说:“我画的是一个螃蟹爸爸,它要出去上班了!”
麒麒说:“我画的是螃蟹弟弟,它要去沙滩玩球呢!”
“在做中学”、“在玩中学”、“在生活中学”,
真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啊!
似是终点,也是起点
本次“螃蟹”主题课程的探索,内容源于幼儿兴趣,链接幼儿生活经验,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吃到的螃蟹嫁接到主题课程的探索“主角”。幼儿通过实际操作、亲身体验,不断地感知螃蟹的身体特征、种类、习性等秘密,并进行一系列的螃蟹“番外篇”趣味活动,在玩中有所悟,玩中有成长……课程故事似是终点,也是起点!
- 2024-07-01
- 2024-06-25
- 2024-06-17